• <center id="fekw0"></center>
  • <code id="fekw0"><nobr id="fekw0"></nobr></code>
  • <strike id="fekw0"><video id="fekw0"></video></strike>
    1. <pre id="fekw0"></pre>

        寧波鄞州等地攜手打造“最美上學路” 讓學生安全有更好保障

        隨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,人口、車輛不斷增加,每到上下學高峰時段,校門口電動自行車、機動車無序停放,造成交通嚴重擁堵,存在眾多安全隱患。為解決上述問題,鄞州、江北等地部門攜手,打造集功能、文化、顏值于一體的“最美上學路”,受到了社會的好評。

        “微改造”

        盤活有限的市政空間

        新學期開學以來,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(北校區)的學生驚喜地發現,從校門右側一路延伸到中山東路的路口,出現了一條以藍綠色為主色調的風雨連廊,長約幾十米,配有圍欄、頂棚等設施,能夠有效地遮擋風雨。在中山東路和風雨連廊的交叉口,電動自行車和汽車隨停隨走,學生快速下車,然后沿著連廊步行前往學校。

        “過去,學校門口是一條殘破的綠化帶,還有亂停車現象。只要是上學或放學時段,學校門口就圍滿了人,電動自行車和汽車把道路堵得嚴嚴實實。這條新建的‘最美上學路’,解決了雜亂無序的接送現象,而且人車分流,讓學生的安全有了更好保障。”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副校長周萍萍介紹。

        這是鄞州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的“最美上學路”的一幅剪影。新學期開學前,宋詔橋中學、鄞州區江東實驗小學(北校區)、李惠利小學及幼兒園(丹鳳校區,兩所學校由同一條道路連通)、華泰小學教育集團(西校區)、華泰劍橋幼兒園這6所學校門前的5條“最美上學路”全面完工,為學生送上溫暖的“開學大禮包”。

        2017年至今,鄞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區教育局,在充分聽取學校、家長、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后,通過“微改造”模式,累計打造了33條“最美上學路”。今年是“最美上學路”如期赴約、溫暖陪伴孩子們的第六年,6.0版“最美上學路”繼續秉承“一校一路一景”理念,采用新型材質、加裝風雨連廊、增設照明燈桿、推出文明公約,賦予“最美上學路”空間美化、安全提升、文明指引等功能與內涵。

        2020年,“最美上學路”入選鄞州區十大民生實事工程。改造過程中,鄞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專門制定了實施技術導則,并注重顏值與安全“雙提升”,精心選用環保的防滑透水材料,對所有棱角進行“精雕細琢”,合理解決人行道高差,提升上學路上的“安全系數”。通過優化空間布局與解決上下學問題相結合,把提升景觀品質與展現辦學理念相融合,將區塊大環境與特色小元素相契合,用集約高效的“微改造”形式打造“最美上學路”。

        “最美上學路”盤活了有限的市政空間,解決了交通隱患,提升了區域形象,讓學生開心、家長放心、行人舒心,讓文明意識深入人心。未來,鄞州區會將“最美上學路”打造成惠及更多群眾的“金名片”,形成獨具特色的鄞州品牌。

        探索營造

        良好的兒童出行環境

        雪白干凈的風雨長廊、可供玩耍的通學公園、一路直達社區的五彩線條、可以控制紅綠燈的智慧燈桿……江北區實驗小學門口,沒有了往昔的嘈雜擁堵,寬敞、智能、親和的城市空間,成為學校門口的一道美麗風景。

        變化源自去年9月。家住天境花園的顧家麟是該校五年級學生,學校門口的變化讓他驚喜。“以前上下學時最怕下雨,現在有了風雨長廊,哪天忘記帶傘了,也不會被淋得全身濕透。”顧家麟說,學校門口不僅道路變美了,還多了一個小公園,以后放學可以先在公園里放松一下。六年級的洪藝萱住得相對較遠些,如今她更樂意自主上下學,“只要跟著對應的彩色線條走,就能走到我們家所在的社區。”

        據了解,該項目是江北區探索營造兒童出行良好環境的“開山之作”。2019年,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“北京大學-寧波城市優化治理實驗室”,從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出發,探索營造良好的兒童出行環境。通過優化人行路線、分區標識引導、市政設施“微改造”等方式,在學校周邊設置了“校園最后500米”安全步行通道。截至目前,該區已完成江北外國語學校、惠貞書院小學部、洪塘中心小學等24條校園安全步行通道的改造,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,增加了上下學的安全性、便捷性,受到了教育部門和學校師生的普遍好評。

        該區今年正在實施的校園安全步行通道四期項目,將進一步拓展覆蓋范圍,選取了莊橋街道中心幼兒園、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、前江街道中心幼兒園作為改造點位,結合校園周邊的實際情況,制定“一校一策”方案,通過安全、連續的路徑設計和活潑、明快的色彩元素,打造更多校園安全步行通道。

        莊橋街道中心幼兒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:圍墻外立面有涂鴉的痕跡,圍欄、鋪裝等設施老舊破損,非機動車停車位不合理、易造成交通堵塞。計劃改造和美化外立面,對破舊設施進行更新,并通過重新規劃非機動車停車位來優化人行路線。

        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存在灌木叢影響通行、缺少非機動車停車位等問題,擬通過清除圍墻邊綠化并更改鋪裝來擴寬人行道,同時規劃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。

        前江街道中心幼兒園的管道、

        空調外機等布點位置影響了外立面美觀度,非機動車停車位的設置影響了人行道的通行寬度。計劃通過本次步行道改造,對外立面管道進行梳理移位,增加地面引導標線,新增風雨廊,區分家長等候區與學生等候區。

        “兒童是城市發展的未來。我們希望通過為兒童打造安全的上學路,讓孩子們健康成長,也讓家長們更加安心、放心。”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華君表示,該區校園安全步行通道四期項目正在加緊施工,預計年底可全面完工。

        “最美上學路”

        期待全市開花結果

        我市“最美上學路”在鄞州、江北的實踐成果可圈可點,如何總結其中的成效和經驗,在全市推廣,并發揮“最美上學路”對孩子的宣傳教育功能,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新課題。

        “我覺得‘最美上學路’建設的不僅僅是一條路,更應該以此為契機,在開展城市精細化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時,將兒童作為主體,納入設計建造的考量范圍,通過安全舒適的環境引導兒童群體,發展健康優秀的行為習慣。”談及本次改造的設計理念,“兒童上學路”項目設計師張金鳳這樣表示。

        “最美上學路”引來眾多網友的熱議。

        有網友認為,景致之美固然重要,但在扮靚上學路的同時,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多?上學路,不僅僅是一段學校與家之間的物理距離,更是學生的成長之路;上學路雖在校園外,但完全可以成為最接近校園的“第二課堂”。這條路除了要有通行的基本功能、觀賞的附加功能,還應該賦予更多的思想內涵、精神元素,通過日復一日、潛移默化的影響,讓學生在上學途中有所體驗、有所感悟、有所收獲。

        還有網友認為,一條“最美上學路”,也是一塊稀缺的宣傳教育陣地。建議相關部門與學校通力合作,在營造沿途美景的同時,巧設主題街景,構筑立體化、沉浸式的互動場景,添置學生喜聞樂見、生動醒目的宣傳小景,弘揚主旋律,傳遞真善美,讓“最美上學路”見證、陪伴并助力學生茁壯成長。

        省特級教師、市政協委員許穎認為,“最美上學路”從最初在鄞州的試點改造,再到江北的積極探索,已經真正成為讓學生開心、家長放心、行人舒心的城市文明新名片,也為城市有機更新提供了更多的探索路徑。希望集功能、文化、顏值于一體的“最美上學路”建設能盡快在全市推廣并開花結果,惠及更多的學校和孩子。在建設中,要秉承“一校一路一景”的理念,結合自身特色,實現校園文化與“最美上學路”的有機融合。

        “我相信,這是惠民利民的好探索,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‘好解法’,更能成為文明寧波的新印記,讓寧波這座城市更有溫度!”許穎表示。(楊緒忠)

      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       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你可能會喜歡

        最近更新

        推薦閱讀
        99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

      1. <center id="fekw0"></center>
      2. <code id="fekw0"><nobr id="fekw0"></nobr></code>
      3. <strike id="fekw0"><video id="fekw0"></video></strike>
        1. <pre id="fekw0"></pre>